close

總頭寮文化景點介紹(圖文版) 

 

【總頭寮地號名由來】

總頭寮開拓自清朝嘉慶年間(西元1800年左右),先民自北門、學甲、佳里興等地陸續移入,拓墾荒蕪,移民日多,漸成一小型聚落,定名「大寮」。至咸豐年間(西元1851~1861年),有公館官僚林總頭(「總頭」為官名銜,位同總兵,此乃台江第一位總兵)派駐在此,改為「總頭寮」,沿用至今。林總頭文武全才,膽識超人,能飛簷走壁,遇賊手到手擒來,盜匪無不懼怕。是時朝廷為地方除暴安良及代收東八堡租,特設公館,令林總頭為首任館長,執行館務,百姓始得安居樂業,聲名遠播。同治年間(西元1862~1874年),新化至玉井間有董詠等眾攔路搶劫,民不聊生,朝廷特令林總頭緝捕歸案。林總頭不識兩匪,無計可施,懸賞二十兩。某日,林總頭於南岸,隔溪水深不能擒匪愧對上司,惱怒之下吞金箔殉職。其後人林異草曾任台南市農會總幹事。   (蕭志強)

 

【鹿茸溪舊河道】

西元1823年(道光3年)大雨七天七夜,致原本東西走向、流入台灣海峽的將軍溪在蘇厝一帶改道南行,注入台江內海(稱為「灣裡溪」,因原本台江內海在西港附近形成近乎直角的海彎),大大加速內海陸化,文獻甚至有「一夕成陸」說法。成為浮覆地的台江地區,一開始區域內主要河川為鹿茸溪(叉流眾多,形如鹿角,故名),其南側支流經由今公親寮、新寮、總頭西側、十三佃、海尾朝皇宮東、南側由四草湖入海。台江文史專家蕭忠男老師指出,十九世紀末,鹿茸溪總頭寮段尚通舟楫,小舟可由「稻草堀」(位於今長溪路二段571巷巷口西方50處)航行入海。後來,1933年日本政府展開河堤治水工程,原本四處亂竄的溪道才固定下來,新誕生的這條河流以地區聞人「曾文」命名,是為「曾文溪」

,鹿茸溪因此斷流逐漸淤淺,變成寬僅五、六米的「水溝」,並且包括總頭寮段在內,部分被加蓋成為道路。  (蕭志強)

 

【興安宮沿革】

P1160226.jpg 

清道光27年(西元1847年),庄民吳藤感於住戶日多,急需有一共同信仰,作為精神寄托並保境安民,倡議立廟奉神。由於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聖靈丕顯、威名遠播,眾居民乃發起組成十七人之「大道公會」,前往學甲乞靈分香,迎奉二大帝神靈,逢大帝壽誕,各會員輪流搭壇演戲,酬謝神恩。至日據時代,鄭天庇等人發起捐助丁錢,興建面南之公厝,並雕二大帝神尊。

昭和六年(1931年)再度募款改建為磚造廟宇,定名「興安宮」。

民國61年善信林致等人提議擴展廟地,蒙信眾熱誠捐輸,購得新建廟地五百一十九坪,合舊址一百七十一坪,計六百九十坪之廣。63年改組董事會,洪海漲與鄭昭福出任正副董事長,帶領董事會全力向內外信眾慕捐,並籌組重建委員會

,經各方熱烈捐資,於民國65年歲次丙辰動土,該年年底新廟落成。

民國88年起組織改為管理委員會制,由施明樹當選為第一任主任委員(迄今已至第三屆任期)。

本宮主祀二大帝,不論醫病驅邪或保境安民,均十分靈驗。相傳清同治年間,本地五保(總頭寮、和順寮、舊和順、布袋嘴寮、中州寮、外塭仔)之耕地自許東燦接管後,以實物重租徵收,民不聊生,耕民不滿。幸有中州寮人林用,挺身領導報告於道台,並由五保信眾聯合商議前往母廟叩請二大帝作主,二大帝果真化身為五蒲鬚老翁,出現廷上助告(道台擲回陳情函,落地的信函竟一再飛回案上),道台奇之,令「崇文書院」(等同現今法院)審理,最後判決改為現金薄稅,居民也得以取回耕作權。五保居民咸感神恩浩蕩,是年起每逢大帝誕辰,皆聯合前往學甲謁祖進香,迎奉二大帝聖駕蒞境巡遊。以是,中州寮、布袋嘴寮、外塭仔、總頭寮、什三佃、鄭仔寮等地,自農曆三月十七日起輪流迎奉二大帝聖駕停駐,並行遶境、演戲、祝壽等,每年大帝南巡祭典即為本宮祭典之最高潮,香火延續至今,以有210年之久。   (施明樹主委)

 

【安順教會】

P1050292.jpg 

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安順教會建於日據時代明治三十四年(西元一九○一年),至今已將近一百一十年的歷史,是安南區最古老的基督教會。

最早緣起於一八九九年,溪頂寮的黃水加兄弟及另外數名病患到舊樓醫館(新樓醫院前身)就醫,聽到基督福音而信主。日後信徒漸增,每逢禮拜天,溪頂寮的信徒長途跋涉到市內的太平境教會參加禮拜,若遇風雨道路泥濘不堪,造成諸多不便,故太平境任職會議定在總頭寮(長溪街二段現址)分設支會,一九○一年開始設立佈道所及主日學。後得女信徒黃氏餘女士獻出現址約三分餘土地建堂,於一九○三年十月峻工。

之後數度易名,一九一七年稱為「安順寮教會」,後又改為「總頭寮教會」,至一九二一年才改為今天的「安順教會」,並於一九二三年正式登記為財團法人。一九四四年一度改稱為日本基督徒台灣教團「安順教會」,光復後才恢復安順基督長老教會的名稱。

一九六○年在本淵寮設主日學分校,並在中洲寮成立支會並建堂,即為現今之和順教會。一九六三年又在本淵寮成立支會,為今日之安南教會。

總頭寮是開發極早的老社區,教會與社區一起成長,也肩負教育功能,譬如安南區第一所小學安順國小(安順公學校)1916年於「社皮」(總頭寮庄社外圍邊緣,即今安順教會右前方)創校時,首任校長便為安順教會牧師,教會本身更是此區重要文化資產。現任牧師陳清休於二○○六年開始至此牧會,引進日本愛鄰教會的MEBIG主日學,平時吸引眾多孩童在星期六至教會聚會,暑假也固定舉辦夏令營,百來位孩子齊來參與,教會處處聽得到孩子的笑聲,雖然是百年教會,卻愈發年輕有活力,更造就社區裡不少青年學子在身心靈各方面的成長。(陳清休牧師)

 

【慈峰寺】

P1040741.jpg 

 

俗稱「佛祖廟」、奉祀觀音菩薩的慈峰寺位於興安宮後方,乃村內蔡姓宗親1976年集資建成。

蔡姓乃本庄最早由農入工、集體經營塑膠製品生產之家族,殷實致富,總頭寮所謂「塑膠巢」聞名四方,指的便是蔡氏家族首尾相連的工廠。率先經營塑膠的蔡氏成員乃是蔡金次(偏名:良仔)的「良利塑膠廠」(後搬至庄外東側)。(蕭志強)

 

【有應公廟】

P1160253.jpg 

總頭寮部落南北庄外田間各有一座有應公小廟(南稱「萬聖公廟」,北稱「安樂公廟」),祭祀往昔命喪路旁與河邊之孤魂野鬼。目前居民舊曆年底與中元拜門口之後,仍多半會到此二廟祭拜,祈求出入平安。二有應公廟也有近鄰的什三佃村民提祭品來拜;偶而上演酬神布袋戲,好不熱鬧。(蕭志強)

 

【林家古厝】

P1050260.jpg 

林家古厝起造於日據時期昭和十三年〈民國二十七年〉,建造者林大貢當時任職「保正」,等同於現代的里長一職,林大貢心繫鄉里,為居民事務熱心奔走的事跡至今仍為耆老所樂道。

林家古厝雖是民宅,但格局方正,氣宇軒昂,尤其是三扇門的建造特色耐人尋味,正廳中門之外,兩旁另設有龍門、虎門,此般三扇門組的格局應用,除了宮廟、宗祠外,尋常百姓宅第罕見如此莊嚴氣派。

斗栱是閩式建築中的重要構件,林家古厝的斗拱除了扮演支撐作用外,更有著精美雕刻與細膩彩繪。正廳三扇門也採用上等紅檜用料,並於其上鑿花,賦於喜上眉梢、花開富貴等等透雕、浮雕,在再都展現先人的藝術素養與過人技巧。

古厝雖經歷戰亂與時空變遷,但整體仍可遙思當年風華,左右伸手間的實木門板上,八卦形狀的銅鑄門環依然鏗鏘有聲,屋後簷下的青花彩瓷相傳為藝術大師潘麗水手繪,更為古厝增添思古幽情。(鄭順成)

 

【安南醫院】(林金池病院)

P1050316.jpg 

本庄優秀人材林金池先生學成之後,1945年返鄉行醫,1949年創辦安南區第一家私人醫院,醫術精湛,常有遠自數十公里外甚至雲林斗六的患者來就診,每天清早五、六點總見患者外面排隊等候,醫院規模不斷擴大。六0年代初期除院長林金池先生之外,還有助理醫師一名、八位護士以及多達十六床的住院病床,至今安南區私人醫療院所,尚未有超過此規模者。

主治項目繁多,除了婦產科與重大外科,都提供服務,眼科醫術尤為精湛,是居民公認的神醫。傳言指出,某海尾庄民腹痛難耐,前往林金池醫院就診,沿路不斷暗呼林醫師名號,祈求順治此症,至半途竟已痊癒,便歡喜回家,引為地方民眾趣談。(鄭順成)

 

【「煙腸枝」手工香腸】

P1160323.jpg 

傍晚走在村內的總安街西段,總是遠遠就可看到一群人在排隊,這便是咱們總頭寮香聞數里的「煙腸枝」手工香腸。創立於1958年,由煙腸枝伯(本名「林登枝」)研發的手工煙燻香腸,堅持遵古法製,累積一大票死忠客人,常有饕客遠從南科開車來打牙祭,更是本庄在外子弟最懷念美味。雖無店招,但口碑就是最佳廣告,香腸攤內外人群鑽動,堪稱總頭社區「勝景」之一。(蕭志強)

 

【美英早餐】

創業四十年,所販售的海產粥、肉粽、味曾與各色小菜等,至今仍是眾多村民早餐首選。

最初賣豆花、粉圓與米糕粥,後來應村民要求,推出各種「吃得飽」的傳統早餐,乃是大家下田、上班最佳能量補給站。村內青年蕭志強每有台北友人來訪過夜

,請他們吃美英早餐總是讚不絕口,感嘆「你們真是幸福,小小的村莊,卻不論海產粥、肉粽還是碗稞,都遠比台北好吃,士林夜市根本不算什麼了。」(蕭志強)

 

【埤圳‧蔗埕‧出張所】

嘉南大圳素有千里水路,萬頃良田美稱,灌溉孕育嘉南平原成為富庶的魚米之鄉,其支線流經本庄北側,供應庄內農作所需用水。埤圳除了提供農田水利,更是庄內孩童夏日相約戲水必去之處。

埤圳旁的蔗埕〈甘蔗集散地〉,日據時代即修築直通糖廠的小鐵路,每逢採收期,附近村里部落,一牛車一牛車的甘蔗往來不絕,絡繹於途。埤圳南側更建有「糖廠出張所」,純日式的檜木建築美輪美奐,光復後為庄內仕紳鄭協利先生所購置,作為住家使用迄今。

時空更迭,社會變遷,農村的產能結購也隨之調整,埤圳的水雖然仍潺潺地流,但蔗埕已不復存在,嗚~嗚~的火車聲早成絕響,當年數十甲良田的甘蔗園現時也成了工業區,僅剩留的鐵支路見證過往農作的輝煌。(鄭順成)

 

【竹子叢】

P1160199.jpg 

庄北,埤圳旁的竹子叢已有近百年歷史,刺竹、長枝竹、綠竹合植其中,鬱鬱蔥蔥。竹叢下有口池塘,當年埤圳築堤取土所致,地主因地制宜,初春放養魚苗,秋後撈捕,在農作之外增添另一項營生。

竹子,在古典中國裡大多作為隱喻君子、比擬文人,屬於高風亮節的表徵植物。在臺灣基層社會則沒這麼多的士大夫浪漫,有的只是庶民生活的食衣住行,孩提時,有池塘處便有一叢綠竹,有綠竹處必有幾戶人家,竹與生活的密不可分處處可見,土角厝的樑柱結構,農漁器具的竹籃魚簍,居家飲食的蒸籠桌蓋,甚或,頑童挨打的細竹篾,竹篾抽過肌膚時那一陣抽搐的麻辣感,那可真是痛啊!(鄭順成)

 

【金閣夕照】

P1160281.jpg 

通往北安路3275巷的庄外小徑少有人跡,小徑兩旁農田多為閒置,今年雨水充足,儲水後的農田展現一片水鄉風光,平靜水面漾著粼粼波光,成群的高翹鴴〈長腳鷸〉漫步水田,覓食其間,偶爾,一隻白鷺飛翔天際。

傍晚時分,順著小徑隨興閒走,日頭已不再赤燄燄地熱,此時不妨歇歇腳,就著田埂坐下,對望一塘秋水,靜下心來感受高翹鴴的悠閒,煩憂不興,寵辱偕忘。然後抬頭東望,不遠處的香光聖堂在落日映照下閃現輝煌光耀,彷若金閣,浮光躍金,神聖而莊嚴。

水塘澤鳥、金閣夕照,若無閒事,不妨來一趟小徑徐行。(鄭順成)

 

總頭公園

P1040729.jpg 

農業社會時期,鄉下孩子其實是不需公園,處處皆可席地而嬉,匍地而玩,然而,隨著農村轉型,建物櫛比鱗次,以及呼嘯而過的汽、機車,孩童的遊樂空間受到壓縮,人身安全也倍受脅迫。

在里長熱心奔走爭取下,庄內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社區休憩場所─總頭公園。園內花木扶疏,落英繽紛,四季好景致;涼亭步道,石桌木倚隨處好休憩。此外,運動休閒器材也一應具全,每逢課餘時間,成群孩童嬉耍其間,或盪鞦韆,或溜滑梯,或籃球場鬥牛,皆怡然自樂。(鄭順成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總頭寮文化志工隊 的頭像
    總頭寮文化志工隊

    總頭寮文化祭 台江土地詩歌節

    總頭寮文化志工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